美总统参选人还未上台,对华称呼先变,2字一出,比拜登用词更重
2024-06-17 【 字体:大 中 小 】
近日,美国共和党预选竞争中,前联合国代表,候选人海利的对华言论再次引发了政坛及民众的广泛讨论。海利在新罕布什尔州的竞选活动中放声猛烈抨击中国,将中国定义为“敌人”,并呼吁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应对。这样的言论,无疑比现任总统拜登更加激进,也更深地反映出美国内部日益增长的反华情绪。
但是,海利表态极端强硬是否就能够因此赢得总统宝座呢?
以历史为镜,我们不难找到答案。过去,类似于海利的情况在西方政治舞台上并不鲜见。英国前财政大臣苏纳克、外交大臣特拉斯和前国防大臣莫当特在竞逐首相大位时,莫当特便试图通过对华发表强硬言论来改变自己的竞选劣势,结果却因为立场的突变而遭受质疑,成为首位出局的候选人。给了那些试图通过忽然转向强硬对华态度的政客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在美国,选民往往更看重总统候选人在国内议题上的立场和解决策略。海利的外交经验或许彰显其在国际政治中的能力,但其缺乏对内政问题深入洞见可能成为她在角逐总统过程中的短板。尽管总统职责涉及多方面,但选民更倾向于信任那些能够提供具体解决方案、能够应对国内挑战的候选人。
海利的极端言论,尤其是将中国称为“敌人”,揭露了美国及西方政界,特别是右翼势力中对华敌视情绪的攀升。从特朗普时期开始的全面遏制中国政策,到如今右翼政治势力中涌现出的对华强硬派,美国的对华策略正变得越发复杂和棘手。海利的发言只是表面浪花,背后则映射出更深层的政治动态与意识形态之争。
事实上,无论是美国共和党的内部竞争,还是在国际舞台上各国右翼势力的兴起,都对中国构成新的外交挑战。2022年美国的中期选举、法国总统大选、意大利大选等事件均显示出右翼势力的集体上升,这些右翼领袖多持对华强硬立场。随着这些势力的扩张,在未来的国际关系中,中国面临的挑战将更加艰巨。
尽管海利的对华强硬言论可能只是其个人竞选策略的一部分,而非美国公众选举总统时的集体意志体现。面对日益激化的国内外局势,美国公民在选举中的选择也更倾向于更广泛、更深层的考量。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海利这类言论的确暴露出美国及西方政治生态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一个对华立场更加强硬的总统上台的可能性正在增加。无论结果如何,这一趋势都值得中国及其他国家密切关注,并准备相应的应对策略。

猜你喜欢

这就是福建最好吃的六大小吃吗?


职业教育技能展示盛宴:岭南醒狮来助阵,职校生自制赛车秀全场 2024教育领航者同学会


红楼梦:搞懂“忠顺亲王”的身份,才知道,贾府抄家只是迟早的事


迎战美日!俄罗斯东线危机重重,大批装备投入东部军区


中国十大配资App: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投资世界


抢钱俱乐部:黄金宽幅震荡等非农,2510继续空不变


日元套息交易平仓缓解,人民币中间价走强


对话腾讯云VP许华彬:AI搜索还在早期阶段,AI成为云计算第二增长点


降息预期有望提振亚洲债券今年表现 但货币升值或难提供支撑


开创发展新局 2024年双汇业务暨职工代表大会在漯河举行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


2024年数智化成果高于预期,居然智家引领行业转型新方向


迎战汛期 阳光财险扎实开展风险减量服务


股指短期转折点已现 关注跳空缺口位置


新产业新城市 新兴科技出圈,年轻IT人士搅动杭州豪宅市场


AI智能体概念板块涨停潮!网友留言求邀请码 这款叫Manus的产品什么来头


时尚情报|奢侈品牌发力布局泰国,劳力士收购宝齐莱


小鹏盘前涨超6%:此前其宣布与五家银行合作 获综合授信128亿元


流入寻常百姓家!北京与上海相继发放数字人民币 继深圳与苏州再拓展新试点 使用红包进行无门槛消费支付


3月26日北向资金最新动向(附十大成交股)
